<h1>中国书画网</h1>
首 页
网站简介
历代书画家
近现代名家
当代名家
院士展厅
分类展厅
书画销售
人体艺术
书画知识
联系我们
 
最新动态
+ 艺术动态
+ 书画征稿消息
+ 全国展览获奖入选名单
+ 拍卖消息
+ 书画展览消息
+ 书画收藏
+ 艺术争鸣
+ 书画新闻
参展指南
我要参展
参展须知
 
 
 您现在的位置: 大中华书画网 >> 书画知识 - 许钦松:艺术扶贫要授之以渔

许钦松:艺术扶贫要授之以渔

出自:《广州日报》    发表时间:2010/4/12 23:56:10    点击率:2227

  广州日报与广东画院继2008年“5·12”汶川大地震后,将再次联手组织义卖活动,此次所筹善款将全部用于广东贫困山村的扶贫工程。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近日接受记者专访,他透露,为了让此次“艺术扶贫”取得更好的效果,计划在正式义卖之前,进行一系列的“铺垫”预热,“筹得数百万元的扶贫资金应该不成问题!”此次义卖活动中,革命老区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的长江村、樟潭村、完塘村是本报对口帮扶的三个贫困村。广东画院的帮扶对象是河源龙川县通衢镇太楼村。

  为贫困村引进可持续发展项目

  记者:请介绍一下被帮扶的贫困村的情况?

  许钦松:太楼村地处山区,四周都是丘陵,没有整块的农田,农作物产量不高,养猪又成不了规模,种水果又运不出来。全村共有82户特困户。

  记者:怎样想到“艺术扶贫”的?

  许钦松:“5·12”汶川大地震后,广州日报与广东画院、广东省美协联合举办了抗震救灾书画作品挥毫义卖活动,一共募得734万元善款,全部捐往灾区。从这件事,我看到广州日报对重大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责任感,以及媒体在文化艺术与社会慈善事业之间强大的桥梁作用。自此广州日报与本土艺术家便结下了一段“善缘”。这次为了落实省委提出的扶贫计划,我们再次想到了合作,通过义卖为贫困地区筹款,而这次通过更多活动,筹得数百万元扶贫资金应该不成问题。

  记者:钱应该不是消灭贫穷的唯一办法,那除了通过捐助扶贫款扶贫外,还能从哪些方面扶贫呢?

  许钦松: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”,除了经济援助外,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这些贫困地区的自我造血功能。

  让乡下孩子也能看到画册

  记者:“艺术”与“贫困”似乎是两个相距甚远的词汇,请您谈谈“艺术扶贫”的意义。

  许钦松:艺术家并不是“不食人间烟火”,艺术来源于生活,“艺术”与“贫困”表面上看来好像不对接,但两者之间并不是隔断的。当下的艺术界很活跃,受众人数越来越多,说明社会越来越认同高端艺术品的价值。这就为将艺术品转换为现实资金,并注入贫困地区帮扶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。

  记者:有人说,就是因为穷才导致艺术缺位,艺术了才真正富足。您有何看法?

  许钦松:当然,贫困地区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生活保障问题,与此同时,我们在考虑如何培养这些地区孩子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。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个现象,富足家庭的孩子都上名校,享用了社会最优越的教学资源,有了文化就越有能力也就越富足,而贫困地区的孩子则上不起学,没文化、没知识就只能继续贫穷下去,贫富差距也就越拉越大。改善这一状况,一方面有赖于社会教育均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。另一方面,我们也该做些工作,让贫困的孩子们认识到文化、艺术对于生活的重要性,开阔他们的眼界,提高他们对未来理想的追求。

  在这次帮扶活动中,我们还会号召大家捐献书籍和画册等送到当地;让城里的孩子和乡村的孩子进行一次互动:城里的孩子到乡下,看到生活的贫苦,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同情心。乡下的孩子到城里看看,开了眼界,也就有动力,会重视文化的学习。

  “艺术扶贫”计划

  5月~6月:组织艺术家到定点帮扶的贫困山村走访,体验生活,加深对当地人民的贫困生活的切身感受,才能更有责任感去创作。此外,还计划组织企业家们带子女下乡等活动,在城市与乡村的孩子们之间进行一场互动。

  7月~8月:正式展开义卖活动。届时,估计至少有四五十位艺术家参加活动。

 


 
 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广告联系 | 本站章程 | 版权声明 | 常见问题 | 联系方式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© 2008 -2010 汉唐书画网.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16093847号-1 
总部:中国·北京 事业发展部:广东·惠州  联系电话:0752-2356123 邮箱:zhsh5000@163.com
中国文明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