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h1>中国书画网</h1>
首 页
网站简介
历代书画家
近现代名家
当代名家
院士展厅
分类展厅
书画销售
人体艺术
书画知识
联系我们
 
最新动态
+ 艺术动态
+ 书画征稿消息
+ 全国展览获奖入选名单
+ 拍卖消息
+ 书画展览消息
+ 书画收藏
+ 艺术争鸣
+ 书画新闻
参展指南
我要参展
参展须知
 
 
 您现在的位置: 大中华书画网 >> 书画知识 - 北京“798”艺术区难逃拆迁命运

北京“798”艺术区难逃拆迁命运

出自:人民政协报    发表时间:2010/6/17 21:15:34    点击率:688

  去年夏天,北京市朝阳区启动了“推进城乡一体化暨土地储备”的工作动员会,涉及拆迁的有金盏乡、崔各庄乡等7个乡,涉及土地达30余平方公里,这一区域内有10多个艺术区。

  时间过去了一年,艺术区的拆迁毅然前行。日前有消息透露:包括798在内的近20个北京朝阳区的艺术区被划入拆迁范围。

  这是不平静的一年。许多艺术家最后悲哀地发现:谁也阻挡不了拆迁的脚步。有人预言:不久后,这个亚洲最具影响力、最具活力的艺术家群落,也许行将消亡……

  798的“前世今生” 
 

  “听说‘耗子’走了?”

  “去哪了?”

  “宋庄。”

  说话的人接过烟,深吸了一口然后扬长而去。菊香书屋门前只有记者和这两位顾客,一起静静地喝着咖啡。“耗子”是一位画家的绰号,也是他们的“暗号”,他是去年以来一直以艺术抗议拆迁的倔强的画家。

  书屋的不远处新开辟了南非世界杯的专场酒会,一些外国友人陆续到来。夜幕降临时,这里将有一场狂欢。

  这是“798”里平常的一天。慕名而来的游客随意地穿行在巷子里,欢呼雀跃地与各式雕塑合影。背着相机的人,细心地捕捉一些小处的创意画以及阳光下平静的街道和树影。夏日浓荫中,许多中小型画廊门庭冷清,有的年久失修,缺少打理。最受游客欢迎的不是艺术品,而是一些小店里和路边小摊上的手链、布艺等纪念品。

  “第一次来这里感觉很好,这里很安静。”在“熊猫慢递”里,一位游客对记者说,“在这里我仿佛找到了自己的童年。”

  “熊猫慢递”是这里新开的一家创意“邮局”。整个艺术区里,似乎只有这里最活跃,游客最多,热情也很高。

  此外,进门不远处的施工现场一片火热。艺术区内也正在热火朝天地新修几座大型的展馆。和小巷深处的画廊相比,新展馆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,新型的建筑格局带着时尚的气息。路两边的展板上,张贴着各种出租的广告,还有过去艺术节、画展的旧海报。从海报看出,新展览已经很少举办了。

  “现在是展览的淡季。”一位画廊的店主告诉记者,“798正在经历一次痛苦的变型。”

  “艺术区的拆迁会直接影响到798,真正去画廊看展览的人将大大减少,798可能将变成观光客到此一游的地方。画廊的生存受到挑战,恐怕无法在此立足了。”这位店主正在准备“迁移”,“可能大家会认为宋庄会是最后一块净土,实际上,很多艺术家是‘被迁徙’进去的。”

  他告诉记者,798这些贫瘠的城乡结合部,曾经一文不值。随着中国艺术家在国际上逐渐打开市场,作品动辄以几百万元的高价卖掉一夜成名的传奇,刺激了某些盲目的艺术家。他们把自己的资金和希望都押在工作室里,希望能画出符合大买家口味的作品。很多艺术区都是在2008年底冒出来的。

  他说,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,“长城、烤鸭、798”的口号曾经使798成为北京显著的“文化名片”。在过去的30年里,它从农田变更为城市绿地,在附近的798成为蜚声中外的艺术区后,土地承包商开始圈地,盖起高大的房屋,坐收租金;而在政府启动“城乡一体化进程”之后,他们又将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。

  “现在很多美术系的毕业生,都在艺术区里寻找出路。画家是自由职业,艺术区被推倒后,也铲掉了学生们的工作环境。比如,杭州有中国美术学院,但由于没有像798、宋庄这样的艺术区,很多中国美院的优秀毕业生都流向了北京,为北京的文化产业提供了资源。为什么那么多画家到北京来租房子?因为这里能提供生存的机会,有艺术机构、画廊,有整体的机制,可以纳入国际当代艺术的体系,你只要有创作能力,就有可能脱颖而出……”他对艺术和艺术区仿佛有无限的期待和憧憬,对此有说不完的话。

  一名喜欢艺术的女青年更是直接表示:“现在这里突然来了这么多游客,让我感觉这里的味道变了。798最特别的地方就是独特的艺术氛围,但现在这里给人的感觉却像西单、王府井,成了人们参观游览的景点。”

  著名艺术批评家、美术学博士朱其对此分析说,798艺术区以及中央美院的区域效应,使北京东北五环的望京周边近三五年逐渐形成十几个艺术区。然而,“北京的各大艺术区在2009年底遭遇到一场声势浩大的拆迁运动,这与其数年前一片繁荣的景象恍如隔世。”

  艺术区?乌托邦?

  在艺术区大拆迁的背景中,不少艺术家开始深思:去哪里居住是次要的,更关键的问题是,艺术家在这个城市的位置在哪里?

  记者在798碰到艺术家新的迁移路线并非偶然。已经有迹象显示,在遭遇拆迁之后,很多艺术家选择了更为偏远的宋庄,以此作为栖身之地。1994年开始,一批艺术家在宋庄集聚。1995年秋,圆明园画家村被解散,撤出的艺术家很多流向了宋庄的小堡村。据宋庄艺术促进会统计,截至2009年6月,登记在册的宋庄艺术家已经有3600人。

  据了解,与被拆迁的朝阳艺术区相比,宋庄70%~80%工作室的装修是由业主根据艺术家的要求进行的装修,艺术家的投资风险降低了。目前,宋庄的房租是每平方米每天0.4元,这与北京其他艺术区中相比,也是“中等偏低”。

  这一切,似乎显示宋庄是未来最靠谱的艺术区。然而,在许多艺术家看来,去宋庄就如同“逼上梁山”。曾经策划798双年展的小袁说,“在798附近做一个活动,和在偏远的宋庄做活动,影响力能一样吗?被拆迁的艺术区已经有了世界交流的能力……但留给艺术家们的选择已经不多。”

  小袁还记得,当年在朝阳区金盏乡008国际艺术区开幕典礼上,金盏乡党委副书记当时接受媒体采访称:当地政府会创造更好的环境,让更多艺术家来此发展。但是,豪言犹在,艺术区却还是难逃拆迁命运。“艺术区的‘拆迁’之痛,痛在艺术家的心中,也痛在艺术当前的生态破坏,更痛在艺术区未来归宿的渺茫……”

  据了解,世界各国艺术家群落的形成,都有其自然的规律。为了挽留艺术家,针对艺术家的“安居乐业”问题,各国政府都殚精竭虑。比如:巴黎吸引艺术家、稳定艺术家的方法,是由市政府为艺术家提供一批廉租工作室和平价工作室。二战以后,世界艺术中心开始转移到美国纽约,20世纪80年代初,经济好转的法国意识到了世界艺术中心的重要性,进而推出了这些吸引艺术家的举措。巴黎市政府要求开发商必须提供住宅建筑的3%,作为艺术家的廉租工作室。

  正如人民网上的一篇评论指出,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,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显著增强,但是中国文化、东方神韵在世界的影响力,并没有随着经济影响力的增长而同步提升。换句话说,目前,我国的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并不相称。“这个问题的实质,是如何处理艺术园区、艺术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。”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,因此城市建设才需要‘规划’。在规划中,怎样想办法,想什么样的办法,给文化艺术发展留个恰当的位置,留住艺术家,本身就体现出见识和文化。”

  现在看来,2007年发布的《大山子798厂艺术区调研报告》中有一段话仍然具有寓言的意义:艺术家无论在哪里生活都不喜欢被束缚,他们喜欢无拘无束,自由自在地参与活动,但现实往往是相反的,他们虽对798的前途表现出极大的关注,但他们知道自己没有权力,对一些问题只有无奈。

  艺术区何去何从

  北京艺术家的“失地”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“圆明园时期”。那时,海淀区西北角的圆明园地区聚集了大批的“体制外职业艺术家”,因此形成了当时非常具有影响力的“圆明园画家村”,也走出了当代一大批“大腕”级人物。

  后来,因为一场“治安冲突”,所有艺术家被作为“三无人员”赶出村,搬到了今天的798和宋庄。尽管这些艺术家中也出了名人,作品中出了“天价”,但是,艺术区看上去仍然没有金融区或者商务区吸引人。

  就在这些拆迁艺术区的附近,“大望京”周边的房价已经直奔3万元/平方米。在“金融后台服务区”、“第四使馆区”、“空港商务区”、“中央居住区”等概念的照耀下,这些原本的艺术区脚下的土地也变得寸土寸金。

  有人认为,政府规划出专门的艺术区用地是最好的解决方案,但是也有艺术家并不同意,“如果周边都是写字楼、星级酒店和高档楼盘,那不是真正的艺术区。”也有艺术家说,“其实,银行界来买画的人是最多的,不过他们只关心能否升值,并不关心艺术。”

  记者了解到,与798艺术区、酒场艺术区、一号地艺术区属于特批的创意产业用地不同,北京还有很多其他艺术区都属于建在农业用地上的“违法建筑”。因此,很多人是签了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租房合同的,现在三年不到房子就要被拆了。

  与拆迁相对应的是规划。今年1月,北京提出了将打造“世界城市”的目标,参照坐标是纽约、东京、伦敦等大都会。很多艺术家建议,为配合未来的都市规划,沿798艺术区向东至草场地一带建立公共艺术场馆群,加上已成形的798艺术区、草场地的画廊区,这一带将拥有北京最集中的公共艺术场馆,可组织成极丰富的城市文化生态,成为京城最绚丽的当代文化风景……

  这也许是所有艺术家的梦想。梦想不一定会全部变为现实,但它会长久活在很多人的心中!

  798艺术区的很多店面仿佛年久失修,却依然吸引游人。

  类似前卫、创意、时尚的“点子”在798艺术区随处可见。

 


 
 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广告联系 | 本站章程 | 版权声明 | 常见问题 | 联系方式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© 2008 -2010 汉唐书画网.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16093847号-1 
总部:中国·北京 事业发展部:广东·惠州  联系电话:0752-2356123 邮箱:zhsh5000@163.com
中国文明网